当前,火电厂的机组容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锅炉容量也随之加大,同时炉墙、管道保温结构、热力设备、材料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保温耐火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开始大量的出现在市场上。但是近几年来,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工程质量,因此急需解决。
1 施工存在的问题
1.1 耐火材料存在的问题
不同的地方选择同样的材料,由于选材的品种比较单一,导致耐火材料的性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同的施工环境下采用相同的施工手段和施工工艺,不仅没有做到因地制宜,而且材料自身的优势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例如在某些门孔箱内设计使用耐火捣打料,这样对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除此之外,在选材设计过程中,对于材料的耐火程度和强度等指标过分注重,而忽略了特殊部位的特殊要求。
1.2 保温材料存在的问题
保温材料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设计炉墙选材过程中,对于保温层厚度的影响因素考虑不足,导致导热系数偏低,材料的导热系数一般都是通过实验而获得的数据,但是在实际中采用的保温材料是良莠不齐的,施工中采用的材料都是不具备细化性能的检测手段,仅仅只是做到对于外观的检查验收;二是在实际中,有些工程的炉墙温度过高,这与金属一次密封的严密性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保温层的厚度与选择保温材料也存在着问题;三是保温材料对于施工人员的皮肤有一定的伤害,同时由于缺乏对材料的性能、价格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使得很多新的保温材料在推广过程中,过分的夸大保温性能,导致价格比传统材料高出了许多;四是许多新的保温材料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忽略了施工工艺的设计;五是对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许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经验没有充分体现在设计之中,导致设计与施工相互脱节;六是保温工程具有时间短、劳动密集、工作量大的特点,因此对于施工中的缓解无法做到合理的协调。
2 对火电厂耐火保温材料设计的建议
2.1 耐火材料设计的建议
首先,对于同一工程的耐火材料设计品种不应该单一,但是也不能过于复杂。应该根据不同的温度区域,不同的使用部位要求,选择能够满足要求的耐火材料种类。在经济性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出耐火材料的性能,做到物尽其用;其次,在炉顶棚耐火密封工程中,由于工期较短、施工条件较差,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将高温微膨胀耐火可塑料改变为快硬锅炉密封耐火浇筑材料或者是粘土质超强浇注料,这主要是由于强度高、凝固时间短以及干缩性小,能够提高炉墙的密封性,降低热损失;再次,在锅炉燃烧区域内衬使用高温微膨胀耐火可塑料,这样可以提高耐火效果;最后,由于未燃带以及喷燃器对于耐火材料的性能要求较高,因此可以采用过高铝磷酸盐结合可塑料、碳化硅捣打料以及碳化硅高铝质涂抹料。
2.2 保温材料设计的建议
第一,在保温工程中,尽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同时在选材过程中需要进行经济性比较和分析,采用保温效果好、性能高、价格合理,便于施工的保温材料,尽量节约资源;第二,在对保温层厚度进行计算的时候,对于计算手段和方法中的参数应该进行合理的探索和改进,对于热导系数应该由于科学的取值,避免表面温度超出合理的范围。对于材料的理化性能指标应该在国家权威机构进行检测;第三,设计部门和设计人员应该对于施工现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对施工反馈的信息应该进行重视并及时的改进;第四,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新材料的性质采用相应的新工艺,对于已经过时或者是不适用的结构进行合理的改进,重新制定一套科学的结构;第五,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对于某些设备的机构和选材进行综合的考虑,不仅要保证外观的美观,而且还要保障保温效果;第六,由于有的炉墙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因此应该尽量使用半硬质材料进行保温,千万不能采用软质材料或比较脆的材料;第七,对于热力设备和高温频繁振动的管道,不应该采用微孔硅酸类的保温材料,当护墙采用的是弹性软质材料的时候,例如泡沫石棉等,对于保温层的厚度就需要对材料的压缩性质进行考虑。护墙的角部可以直接包过;第八,对于某些设备,例如风道、烟道等,由于比较密集,加固筋较高,当保温层的厚度较薄的时候,应该采用弹性较小、软质的材料,当保温厚度较厚的时候,内部可以采用硬质或半硬质的材料,外层则采用软质材料;第九,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对于公开招标的材料,优先采用,同时相关的领导应该科学合理的降低行政干预;第十,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批检查,认真验收,对于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第十一,对于材料的上方,应该采取防雨防雪的措施,防止材料由于受到潮湿而降低保温效果;第十二,根据保温工程的特点,应该加大中间环节的监督力度,严格把好质量,对于施工材料、施工就似乎、施工监督进行合理的协调。
3 结束语
为了能够提高火电厂耐火保温工程的质量,本文针对于火电厂炉墙和热力系统保温目前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合理选材,提高施工工艺、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以期能够促进相关工程的健康发展。